唐代英語言教育學習機構 教學理念 (四)

電視的影響


我之前在台灣電視上,看到某知名兒童雙語補習班拍的廣告。在這支廣告中,一個台灣小女孩跟一個白人男子說“What’s up with that?”,讓我當場傻了眼。這支廣告的訴求是他們的補習班會讓兒童學會跟外國人說話。但是,請各位家長了解,很多在台灣教英文的外籍老師,品質參差不齊,他們本身只是會說“口語”英文,但是並沒有“高級”英文的內涵。“What’s up with that?”這種用法不但是已經口語到不能再口語的地步,還甚至帶有一點輕蔑、不禮貌的口氣。而這種實在難登大雅之堂的英文,卻變成了這些外籍老師送給台灣孩子的“土產” (例如“You suck!”一類的粗話)。沒有在國外住過的家長也很難知道他們孩子學到的英文究竟是屬於何種等級,只看到自己孩子跟外籍老師用英語對話,卻不知道其對話內容究竟是否為高雅的英文。這類外籍老師將他們所教的這種英文以“外國人都是這樣說的”來合理化。然而,一個人的教育與氣質有著密切的關係。如果每天學習到的是販夫走卒的不雅英文,對您的孩子的品格非但沒有任何的幫助,這種英文程度也是絕對不被高級學府所允許的!

中廣新聞網在2004年五月的週日下午人物專訪中,訪問過一位被稱為“英文王子”的某先生。他在這個節目中表示,他“英文王子”的名號是因為他五年級的時候,母親送他去佳音系統的兒童美語學英文,他參加英語演講比賽,獲得無數次的冠軍。從國小一路順利進入台北某大學外文系,在校成績優異,因而順利進入文化大學外文研究所。但在他進入研究所的第一年,教授對他的英文程度頗感驚訝,因為他連最簡單的英文機械說明書都看不懂,對英文財經知識也完全沒有概念。他每次上台報告,老師就以悉落的眼光等著看他出醜。在這種身心煎熬的窘境中,勉強完成學業。他決定到英國留學,下定決心,要將英文學好,而方法就是隨身攜帶一本字典。只要在商店、車站看到任何生字,立刻查字典。這樣,經過了數年,終於將英文讀好。這是一個典型的台灣人學英文的痛苦經驗。他們浪費了時間與金錢,所學得的卻是外國兒童的“學齡前”英文。從此例可以看出更多的台灣學生面臨同樣的問題。“純美語”或“雙語”學校常常造成了台灣學生對自己實力的誤判!

各位親愛的家長,如果您對您的孩子的期望並不只是希望您的孩子的英文可以用來應付在國外跟鄰居閒聊或是去商店買東西的場合,您就必須先正確的了解您的孩子在將來所需要的英文程度。國外的大學學府要求非常嚴格,每一個正式科目都會要求寫報告或做演講,而英文達不到寫作英文水平者根本無法理解複雜的課業內容,要交出報告或是在講台上以正式的英文演說更是一件苦差事。在台灣,我們似乎很少聽到誰大學畢不了業。但在國外,因成績太差而被退學或唸上十年者,時有所聞。在加上現在的全球化趨勢,台灣與世界接軌是勢在必行的。在這種大環境下,現在需要的是能與世界做良好溝通的人才,而誰能夠掌握高級的英文能力,誰就能在就業上或企業競爭上取得優勢!

冰凍三尺,絕非一日之寒。學習就像是生命一樣,在萌芽期是埋藏在地底下看不見的,一旦種子破殼而出,嫩芽鑽出地面,立刻快速生長,威力驚人。希望各位家長能了解,學習是一輩子的事。教育的重點並不是讓我們立即見到短暫的效果,而是在給學生打好一生受用的良好基礎,讓學生能源源不絕的結出美好的果實!

唐代英老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